无数名选择奔赴一线的小哥们已发出阵阵呐喊,但供应战终局还未到来,“你我”皆是黑马!
久等了!万名小哥支援上海
“与时间赛跑,京东3246名小哥已在增援路上!”
“自杀式”单向物流再现江湖!
“不止14批次,涉及全国各地区,且是分批次的都会过去”
4月15日,“京东物流”凭借疫情之中的绝佳表现登上热搜,“你永远可以相信京东”成为网友的心声。
但除了京东之外,“上海”成为几乎所有巨头深深关切的核心,这个普普通通的地名,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经过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大电商平台披露出的援护人员已经不下万人,每日人物的一篇文章《上海,还在奔跑的1.1万人》也侧面佐证了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在京东物流登上热搜的背后,还有无数逆行者的身影涌向这里。
4月7号,美团买菜从全国各地调配熟练分拣人员近千人驰援上海。
4月8号,阿里巴巴集团发布,饿了么、大润发、盒马、菜鸟等已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本地人员尽快重返保供岗位,并从外地调集增援力量,近期共计将新增抗疫保供人员3000 人。
4月8号当晚,京东总裁徐雷连发两条朋友圈,表示京东已整装待发,将会开足马力尽最大努力支援上海,截至目前已有3246名小哥驰援。
此外,还有叮咚买菜召回近500名一线员工重回保供队伍,并安排此前暂停营业的前置仓迅速恢复营业;顺丰一周出动9架次包机运输援沪物资,出动无人机30余架,助力运送1500余件应急物资。
近日,顺丰物流更是被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列为保供企业,即将通过市外和市内中转站的形式进行物资配送。
可以说,在京东点燃舆论场之外,一众电商和物流巨头都在暗自较劲,为保障供应,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各大平台集体展现出了大企业在危难时期的担当。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随着各大平台和万名从业人员的入场,这场声势浩大的供应战终于打响!
以京东为例,4月15日,京东在上海完成配送的订单数量较上一日提升了67%,达到疫情前日均量的43%。
并且随着京东在全国调集的增援力量陆续到位,预计17日将恢复到疫情前的60%,本周将总体达到80%左右。
除了已经入场的近万名小哥之外,各大平台还在持续招募各类工作人员,有媒体报道显示,多家买菜平台开启新一轮招聘,包括多多买菜、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等等,其中,美团买菜的一则招聘信息显示,上海美团买菜的拉新专员薪酬为10000-15000元/月。
“专业的事情自然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万名“小哥”的入场支援和众多电商平台的入场,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尤其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敢于站在最前方做出承诺并付出行动的企业,才是使命与担当的最佳范例。
点点星光汇聚,原本昏暗的天空,逐渐被照亮。
最后一公里,巨头死守供应链
“早就憋着一口气了”
“货物不是问题、运力不是问题。”
“供应链,供应链,最重要的是‘链’!”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这场大规模支援中,最关键的便是供应链。尤其是对于深耕“一体化供应链”多年的京东物流来说,供应链几乎是各大电商平台的基本功。
但在特殊时期,封控管控加剧、人力资源和运力出现不足的情况下,供应链各个环节都会承受巨大压力,并且封控区和外界的流通不畅,会进一步造成前端物资拥堵,无法快速入场的局面。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发动一切力量、流血式增援成为平台的写照,其中尤以京东物流最为勇猛,“自杀式”单向物流再现江湖。通过一批批“有来无回”的物资入场,实现供应链的打通。
并且此消息已经得到京东方面的证实,而在数量上,京东物流调派的小哥不止14批次。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000名小哥的无悔支援,带给我们一种极为强烈的悲壮色彩,但是在科学的大数据调配和疫情管控下,这群“自杀式”配送的小哥其实都已打过三针疫苗,进入上海后也并非就地隔离,而是可以正常派送商品。
而正是这种义无反顾的配送模式,助推了堵点的逐渐疏通。随着全国统一规范的通行证制度的建立,以及《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统一样式的公布,前端物资通行的阻碍渐渐被攻破。
除了京东物流之外,顺丰物流也建立了中转站加甩挂接驳“无接触”的作业方式,实现了生活物资的运输通畅。
但是解决了前端物资进场的难题之后,城市内部的末端配送难题还没能有效破解。
数据显示,本周京东将恢复平日80%的订单量,而在十天前,叮咚买菜也宣告宝山区将有80%的前置仓恢复营业,美团买菜、盒马鲜生以及各大卖场都在逐渐恢复营业。
但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依旧不够,因为疫情封控背景下,实体店、接触式的交易模式几乎停摆,一大批线下订单转移至线上交易。
这就意味着,需要用在疫情前占比不到10%的线上市场,满足接近90%的整体市场需求。
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虽然在细分行业处于头部,但放在整个上海的生鲜供给量来看,还是比较小的。所以虽然我们现在竭尽所能去满足用户,但是当90%的线下流量转移到线上,哪一家都无法承受。”
这句采访才真正点明物资和生鲜平台爆单的真正原因,那就是暴涨的需求与有限的市场供应能力之间的矛盾。
并且这种情况在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依旧存在,现在各大巨头需要面对的是用本就不足的人手,去满足成倍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要说,虽然小哥们“自杀式”单向物流的壮举值得称赞,但无论是平台还是用户首先要认清现实,看清楚问题的关键。毕竟饭要一口口吃,问题也是一点点攻破的。
随着各大平台的供应链渐渐打通,暴涨的消费需求也必将被源源不断的“大动脉输血”所填补。
而那无数名选择奔赴一线的小哥们已发出阵阵呐喊,他们在行动。
终局未至,用户才是阅卷人
“有的时候,或许钞票并不是市场上最重要的交易信号。有两个非货币因素‘注意力经济’与‘声誉经济’,是相当有力的竞争武器。”
这是吴晓波在《电商时代》一书中告诉我们的道理,而在这场疫情供应战中,这句话再次应验了。
注意力和声誉,简单来说就是热度和口碑,声誉经济会给企业带来更多增量。在以疫情为主的大灾大难面前,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勇于突出重围的企业,必然会获得极高的声誉。
因为在中国市场中,始终保留着一种朴素的价值观,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偿!
大灾之中,往往藏着大机遇,前有鸿星尔克大额捐款收获“野性消费”;后有白象方便面在同业危机中脱颖而出。他们的爆火,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种注意力经济和声誉经济。
而对于前文这群电商巨头来说,在用户流量接近天花板的时刻,这种声誉经济,代表着的不仅是口碑,更重要的是用户增量和黏性,掌握这两点,才可以脱颖而出。
目前看来,京东物流登上热搜,可以说是其口碑大爆的一个展现。
但是千万注意,暂时的口碑和好评,并不代表品牌和平台会高枕无忧。在鸿星尔克爆火一个月后,就遭遇热度消退迷局,因为注意力很快消退,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又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
图源:百度指数
而对于目前血战供应链的巨头们来说,他们的情况更加难过,因为疫情始终没有结束,短时间的口碑,很有可能被更多不确定的因素所围绕。对于平台来说,几乎是在钢丝绳上起舞。一个小环节的阻滞,都可能带来整体的口碑崩塌。
同样以京东为例,在4月8号,京东总裁宣告强势保障供应之后,市场一片好评,消费者也十分期待京东带来的改变。
但是仅仅一个星期之后,受疫情和供应链影响,京东的物流速度出现滞涩,口碑逐渐反转。从用户到自媒体,“京东不守承诺”的话语渐渐浮现,涌来一波恶评。
但是随着供应链的逐渐打通以及3000小哥上魔都的事件曝光,不少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已经收到快递之后,口碑又再次反转。
京东口碑的多次反转,足以证明一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用户是十分现实的,能够满足需求、履行承诺,那你就是好样的;但如果你出了问题,不论主客观原因还是不可抗力因素,都会造成口碑震荡。
而在运力不足和单量爆棚的双重考验下,各大平台像是被架在火上烤,窘迫的运力以及许下的承诺之间,一旦出现不匹配,就会引发口碑剧震。
所以,在我们欢呼巨头入场、感动小哥支援的同时,要时刻清楚一点,疫情还没结束,用户的需求还没彻底解决,“口碑爆棚”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无论何时,永远以用户为中心,才能获得胜利,毕竟用户才是这场大考的主考官和阅卷人。而目前的“优等生”,也很可能随时被后来者反超。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这一代人前所未有的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要有梦想,但是这个梦想要从做开始。”脚踏实地地开始做,许下的承诺要努力完成,才有可能抓住这个机会。
而这场供应链血战还未到终局,乾坤未定,巨头们,皆是黑马!
作者:老电
关键词: 上海久等了万名小哥支援 巨头死守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