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告业务到数据隐私,再到平台佣金,还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苹果、谷歌这些科技巨头身上的毛病一个比一个让人头疼。尤其是各国的监管机构,这几年可是为整治这些巨无霸们“想破了头”。在这过程中,各国监管机构最有成效的措施,估计就是对苹果、谷歌这两大巨头平台收费制度的整治。
都知道,在各自的生态系统之下,苹果和谷歌分别有一个应用商店。而按照苹果的规定,如果开发商要在应用内收钱,必须要在苹果支持的平台之内,基于此,苹果可以顺利从开发商手里抽取30%作为平台佣金费,业内俗称“苹果税”。相对应的,谷歌收的佣金则叫做“谷歌税”。
不过,因为谷歌的收费设计没有苹果这么夸张,所以还没有引起众怒,各国(或地区)更多是对着苹果开火。苹果的收费夸张到了什么地步呢?就是仗着收缴自家应用商店内游戏App的佣金,苹果在2020年还在全球最赚钱的游戏公司排名第4位。苹果不是一家游戏公司,它能上榜完全是靠游戏开发商上缴的佣金费,当年就连游戏巨头动视暴雪都要排在苹果之后。
各国监管机构忍无可忍之下,苹果就遭到群起攻之。首先是在2021年8月25日,韩国就率先动手,通过了《电信业务法》修正案,强制规定苹果和谷歌要对平台内的支付方式做出整个。同年12月,欧盟出台了《数字市场法案》,就是针对应用商店的佣金制度。
苹果“躺着讹钱”的方式,自家人更是看不惯。2021年12月9日,针对苹果税的做法,美国加州的相关禁令正式生效,规定苹果必须取消对APP开发商的第三方的支付限制。更早之前,日本的相关机构对“苹果税”进行了长达5年的反垄断调查,澳洲也频繁出手和苹果公司“来回掐”。
而事实上证明,苹果还是欺软怕硬的。自从韩国先下手为强,出台了严苛的规定,苹果说变就变,立马乖了不少。去年9月,苹果更新了其应用商店内的政策,对媒体类App开放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同年12月,对收入较低的开发者,苹果又提供了将佣金比率降低至15%的优惠措施。
然后就是在今年1月,苹果又给韩国官方提交了整改计划。按照韩国KCC机构的说法,该国接下来将与苹果进一步制定佣金费率以及支付选项的问题。在外界看来,苹果的上述让步举动还远远不够,他家每年靠应用商店躺赚近200亿美元,但是设计的优惠对象却并不是他家的“营收大头”。
截至目前,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以及欧盟27国等在内,已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对苹果税发起攻势。韩国之后,荷兰最近则用罚款的方式逼苹果遵守规定。那么,重压之下的苹果税能走多远呢?
文 |廖力思 题 |曾艺 审 | 廖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