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一年增长约35%!能源结构优化调整,谁在搅动成都光伏产业棋局?

时间:2022-01-17 16:36:46       来源:腾讯网

公园城市的双碳之路

进入位于双流区的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成都中建材”)企业大厅,迎面摆放着一块迎客松主题的玻璃屏风。事实上,这扇玻璃屏风是一块发电玻璃,能够让玻璃发电的材料就是夹在中间的碲化镉薄膜。

而距成都中建材80多公里的金堂县,一个更大的光伏产业园区已经“落子”——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一期项目已在去年5月底实现量产,预计今年能够实现6GW电池片产能,随着后续三期项目全部建成,预计整体年产能将达到30GW。

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强调,推动能源供给向低碳化多元化、能源消费向电气化高效化提升,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光伏产业,正是成都瞄准的关键行业之一。

成都光伏产业

目前拥有晶硅和碲化镉薄膜两条技术路线

集聚通威太阳能、成都中建材等20余家重点企业

形成以金堂、双流为核心的产业布局

来自市经信局数据显示

2021年成都市光伏产业产值约150亿元

同比增长约35%

01

55秒下线一块发电玻璃

智能化车间鲜见工人身影

新年伊始,位于双流区的成都中建材已经在为新一年的市场订单忙碌。

据成都中建材总经理潘锦功介绍,公司生产的碲化镉发电玻璃是在两块普通玻璃之间沉积一组先进的光电功能材料,使玻璃从绝缘体变成导体,并且具有发电功能。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相比其他光伏产品,在同等条件下,碲化镉发电玻璃具有碳排放最低、镉排放最少、发电量最多、热损失最小的产品属性,由此逐渐在光伏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还有一个优势是,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前提下,生产一片碲化镉发电玻璃所需要的生产流程短,工艺环节少,可实现大面积高效生产,目前,公司生产一片1.92平米的标准尺寸碲化镉发电玻璃,从制作到产品下线只需55秒。”潘锦功说。

▲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碲化镉发电玻璃

龙泉山以东,总投资约200亿元的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是通威太阳能在四川布局的第三个电池片生产基地。

去年5月底,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一期项目第一片210 PERC电池片下线,两个月后,通威太阳能1GW异质结电池项目第一片电池片下线,这标志着目前全球异质结电池量产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正式投用。

近日,政事君在通威金堂基地一期项目电池车间看到,这个占地面积近5万余平米的洁净车间内鲜有工人身影,车间内有搭载5G网络的小型无人运输车在各道工序之间井然有序的运行着。“这个项目在建设之初就定位于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每台智能运输车都经过一定的‘记忆训练’,让它记住不同工序之间的路线走向,替代工人进行物料搬运。”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副总经理翟绪锦说。

02

技术迭代不止步

产品从 “标准化”向“定制化”转型

目前,通威太阳能拥有金堂、双流、眉山、合肥四个生产基地,待未来金堂基地所有生产车间建成后,将有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池片生产基地。

在产品展示区,不同规格的深蓝色晶硅电池片被展示出来,电池片旁边,一块圆柱形的晶硅棒同步展示。“从硅片到成品电池片,需要制绒、扩散、激光、氧化等共计10道工序,累计时长大约24小时,对制造技术要求极高,比如,在电池片表面有无数个微米级的金字塔,数量为1平方毫米20万个左右。这是为了减少光线反射,形成更好的发电效能,这样的技术极其精微,在工艺上不能有任何闪失。”翟绪锦介绍到。

▲通威太阳能智能制造生产线机械臂

光伏产业,群雄竞逐,新的应用场景不断倒逼技术升级。5年前,全球第一块1.92平米的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在成都中建材下线,“第一代产品下线至今,我们已经推出了第六代产品。”潘锦功表示,对产品的技术升级一直在进行中,采访中,他带着政事君参观车间,并介绍车间内的撞击试验。

现场,几名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悬臂将一枚重达90斤的实心铅球吊起,铅球与玻璃面形成90度的夹角,随后,实心球脱离悬臂直接砸向一块碲化镉发电玻璃,只听“砰”的一声,结果显示玻璃表面丝毫无损,而且还处于发电状态。“建筑外墙是产品的一大应用场景,为达到建筑安全标准,产品出厂前都会进行撞击撞测试。”现场工作人员说到。

▲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产品防撞测试

在成都中建材的货物存放区,一块块碲化镉发电玻璃已经被竖直装箱,整装待发,即将运往客户手中。“除了制造标准尺寸的产品外,公司也开展定制化生产,而定制化生产由于受尺寸、外观影响,会带来更大的难度,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破解。”潘锦功介绍,碲化镉发电玻璃已经应用于太阳能地面电站、现代工厂、摩天大楼等载体上,“下一步,我们也会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比如老旧小区的电梯井外观可安装发电玻璃,能够满足电梯用电需求”

▲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产品堆放区

03

政策持续加码

未来的市场“蛋糕”有多大?

按照规划,通威金堂基地布局17条产线,其中,12条 PERC电池片产线,5条异质结电池片产线。翟绪锦透露,一期项目目前能达到每年6GW产能,根据市场行情测算,1GW可实现10亿元左右产值,一期项目年产值预计在60亿元左右。

60亿元的产值规模在成都现有的光伏产业盘子中占比多大?据成都市经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光伏产业产值约150亿元,比较显示,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一项项目产值占比达40%。就在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旁边,通威太阳能和天合光能联合投资的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也实现量产。“通合新能源项目占地1200余亩,建设了15GW晶硅切片项目及1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翟绪锦说。

▲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企业展厅

光伏产业正持续获得政策“加码”,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产品应用场景逐渐往细分领域渗透。2021年底,工信部、住建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将推动光伏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实现智能制造、智能应用、智能运维、智能调度。

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指出,要发展壮大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大力发展晶硅光伏产业。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强调,要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提升清洁能源供给和安全保障能力,深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在成都市的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方案中,“绿色低碳产业”被作为重点产业链进行打造。

2022年1月,《成都市能源结构调整十条政策措施》和《成都市能源结构调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两个文件对外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此项政策瞄准了一个目标,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50%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降低。

政策明确,将支持金堂县开展光伏开发试点,有序推动光伏与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等融合创新发展;支持分布式光伏试点示范,按装机容量给予最高300万元、按发电量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上述政策措施将推动光伏项目更好地在成都本地得到应用,这意味着,本土光伏产业领域企业的产品在外销之余,还有望在本地切分到更大的市场“蛋糕。

记者手记

观察成都市的光伏产业“基本面”,碲化镉薄膜和晶硅发电企业是两扇最直观的“窗口”。在光伏产业的企业阵营中,晶硅光伏仍旧是“主力军”。据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晶硅光伏制造环节的总投资规模超过7200亿元,几乎是2020年的两倍,显而易见,资本正在入局绿色低碳能源领域。

“双碳”目标刺激,能源消费方式在变革,新能源发电设施需求在增长,在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每天都有下线的晶硅电池片被送往省外,将“成都造”太阳能电池片投向更广阔的的市场。随着技术升级和产能提升,预计未来金堂基地的产值占成都全市比重将继续提升。

蓉城政事记者 宋嘉问

编辑 母晓岚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关键词: 一年增长约35%!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谁在搅动成都光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