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一线》 肖然
在英伟达等竞争对手的追击下,芯片巨头英特尔做出了回击。
10月28日,英特尔推出了基于Intel 7制程工艺的第12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同时宣布建立统一的开发者专区,加速向软件转型。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表示:“开发者是数字世界中真正的‘超级英雄’,而数字世界是由半导体所支撑的。”
据英特尔介绍,针对开发者的重点投入计划,包含一个升级、统一以及更加全面的开发者专区(Developer Zone)、oneAPI 2022工具包和全新的oneAPI卓越中心(CoE),所有这些都旨在优化对资源的获取,并简化跨中央处理器(CPU)和加速器的架构开发。
而在英特尔的软件版图中,中国至关重要。过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也是英特尔重要的制造和研发中心之一。就在今年9月,英特尔还宣布了中国区组织架构的全新升级。王锐博士晋升为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出任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全权领导英特尔中国区的所有业务和团队。
王锐在接受《一线》采访时表示,实际上中国大概60%到70%的应用软件都是在开源系统上面开发的。英特尔对它的依赖和利用都是非常强的。英特尔想要在中国做大软件生态,需要把开发者及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推进生态系统向前。
”我们怎么把整个渠道和生态联结在一起,一起打造标准,打造共同开发的能力,打造更加简易、快捷的方法,能够开发、挖掘硬件所提供给整个市场的能力,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话题。”
以下为王锐与媒体访谈的摘选:
Q:今年英特尔新CEO上任之后,不断向软件发力,后续会不会得到像IDM2.0那样的支持?
王锐:简单回答“会很大”。 在英特尔内部,软件架构已经有很多投资准备了,且还会不断加大。从上层软件、应用软件到开发软件,如果说没有这些,英特尔的硬件力量是发挥不出来的。所以在我们搭建自己的硬件,这是我们的硬实力。我们在下面开发的制程和制造,那是我们的基础。
Q:过去英特尔和微软合作比较多,微软是软件的代表,现在英特尔往软件转型,会不会和他们形成利益冲突?
王锐:其实不会,我们和微软的合作会继续不断深入。大家也看到微软这些年来的转型,他们也是一个被业界誉为非常成功转型的公司。所以在跟微软能够结合在一起共同打造生态的地方,我们一定会合作。
Q:英特尔会推出新的软件,软件这一块在中国区这一块有哪些新的进展?
王锐:我们的软件包也好,oneAPI卓越中心也好,都是在全球搭建的。而中国,开源软件比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应用得更加广泛。我们的社区更加依赖于开源社区去开发应用。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没有非常大的软件提供商在国内。另一方面,开源在国内也真的是一个社区,大家来不断贡献。所以中国,我们考虑的是如何为开源社区尽量加大投入和合作。
Q:阿里云前两天发布了ARM的芯片,前两天浪潮也发了国产芯片的服务器,他们和英特尔都有合作关系,现在大家都去自研芯片,英特尔怎么样获得更多的份额?
王锐:市场上有竞争并非坏事,尤其是站在一个全球视角。我们当然希望有更好的技术,可以让用户选择我们。苹果、亚马逊都有自研芯片,但是他们一开始做自研芯片时,并不是想和英特尔竞争。大家也知道,前面几年英特尔在自己的执行方面慢了一些,因为我们自己的执行问题,不能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他们所需求的差异化。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我们客户做出这样的选择。
所以下一步就是加强执行力,让我们有领先的技术。当我们有最领先的芯片时,我们就有信心重新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去洽谈、协同,再看看能不能赢回他们的生意。
第二,阿里也好,腾讯也好,他们的自研实际上有另外一个不同的意义,他们的自研实际上是属于本地自己去做的。未来不排除可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服务。因为在同样的制程下,我们的封装技术也还是有先进的领先力量。
Q:今天看到了酷睿的芯片和AMD芯片的对比,还有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对比,那么英特尔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是AMD还是英伟达,还是国内的芯片企业?
王锐:大多数竞争对手并非单一的对手,有时也是合作伙伴,甚至是客户。台积电是最好的典型。我们是他们的供应商,也是客户。同时我们又是合作伙伴,我们和他们一起合作推动业界最精密仪器的开发,同时我们因为IDM2.0也成为了他们的竞争对手。
实际上这个世界是多元复杂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合作的时候真心合作,在竞争的时候我们毫不留情。真正创新的公司都有这样的底气,业界并非一潭死水。所以英伟达、AMD、台积电、苹果都是各种各样复杂的角色,我们也会扮演好自己各种各样的角色,最终都是要服务于我们这个生态,服务于我们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