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背后的华人学者:为获奖成果奠定重要基础

时间:2019-10-09 15:3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授予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及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领域的贡献。

据微信公号“知识分子”报道,值得一提的是,在诺奖官方提供的五篇核心文献中,一篇Semenza(塞门扎)参与的关于克隆低氧诱导因子(HIF)蛋白的文章,第一作者为华人学者王广良。

1963年出生的王广良,198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生物系,1986年毕业于中科院细胞所,1991年博士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随后又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Gregg L. Semenza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在1995年克隆缺氧诱导因子(HIF)的工作,为201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获奖成果奠定了重要基础。其现于美国大冢制药公司(Otsuka American Pharmaceutical)任职,从事新药的研发工作。

王广良回忆,当时Semenza教授在霍普金斯大学刚做完博士后。他是位医生,也是理学博士,非常聪明。平时要接待病人、教学,还要做科研,所以实验室工作主要是他做的。他们在实验室的合作非常愉快。

此外,论文还有一位作者署名是Jiang BH(中文名江秉华),也是华人。王广良称,江是后进实验室的,做了很多HIF基因功能方面的工作,比如证实了克隆出来的蛋白确实在细胞里面起作用。

王广良表示,自己是Semenza教授的第一个博士后,江是他的第二个博士后,参与了后期的克隆的工作。他刚加入的时候,Semenza教授刚刚成为助理研究员,经费不多。但Semenza对科学非常专注。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据已故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诺奖的中国女性。

关键词: